【不NG彩妝室】新竹新娘秘書Una – 男女雙方結婚應準備物品

男方應備辦物品 (因各地風俗不同,以下物品種類僅供參考)

八卦米篩或黑色雨傘:為「避邪」(另有一說,新娘當天最大,但不與老天爺爭大)之用,供新郎新娘上轎(車)、下轎(車)時遮於頭頂。(另有一說,新娘若有身孕宜改用黑色雨傘以免「流產」,但依各地習俗不同說法不同,客家人偏向是以黑色雨傘遮於頭頂)

六項紅包禮:開門禮、舅仔禮、食佬禮、挽面禮、梳頭禮、袷裙禮。另外準備金額不同之紅包數包,以備不時之需(例如女方要新郎闖通關時可用)。

紅蛋:若干顆,取偶數。女方收下後,須將紅蛋每二顆以紅紙包成一包,分送給男方接嫁人員各一包。

喜花:頭花(春仔花)—供女方女長輩插於頭上。

胸花—鮮花或海綿花、緞帶花均可,插於胸前或腰部,男左女右,男方戴紅色,女方戴粉紅色。

捧花—宜搭配禮服及髮型、色系,以襯托整體美。

瓦片、烘爐、木炭或檀香、茉草:為「傳宗接代」之意,新娘下轎後入門前須跨過烘爐(內燃木炭或檀香、茉草),再踩破瓦片,叫做「生炭」、「破瓦」。

蜜柑橘:二粒,用紅紙圈起來,拜轎用(女方幼輩待新郎到時幫新郎開車門,新郎下車時摸一下並給女方幼輩紅包)。

湯圓:男方祭祀時及新郎新娘進房後須吃「圓仔湯」(新娘圓仔)及分請親友、鄰居沾享喜氣。

八仙綵或紅布:掛於大廳正門上。

喜幛:掛於新人房門上。

食新娘茶禮品:回贈「食新娘茶」親友之禮品,如手帕、香皂、皮包、內衣…等。公公為戒指,婆婆為金簪。

結婚證書及印章:觀禮用,備妥結婚證書二份及印章(男方主婚人、女方主婚人、證婚人、介紹人、新郎、新娘)。

鞭炮:四串,分別於出發迎親、迎娶回門、宴客開始、送客各燃一串。

排炮:前導車於出發時、到達女方家前、從女方出發時、到達男方家前及沿路各路口、橋頭均須燃放。

十二版帖(丈人帖、母舅帖):新郎對未來的岳父母及舅父母不可用一般喜帖,依禮須親自呈送「十二版帖」邀請,以示尊重。(將新娘迎娶回家後需再送此帖到女方父母家)

金炮燭香:新郎新娘拜堂祭祀用。

紅紙:洞房內所有的鏡子,須用紅紙蒙住,滿四個月始可拆卸。

車綵及綵帶:於迎娶時繫於禮車上。

 

女方應備物品

鉛錢,鉛(緣)粉,黑糖,雞蛋,蜜柑,五穀(有些地方會將稻穗插在新娘的頭上)

扇子:二把,一把扇尾繫一紅包和手帕,於起轎(車子出發)時丟出車外讓弟妹拾回,俗稱「放性地」,即放下「性子」,不會把任性的脾氣帶到夫家。

手帕

青竹掃:青竹一枝,連根帶葉代表「透腳青」,表示翁姑夫婦子孫都有福氣健在的吉兆。青竹有「節」表示新娘有「節」。亦可表示新娘為「初嫁」。

甘蔗:兩根,連根帶葉的甘蔗表示「有頭有尾」、「生生不息」之意。(歸寧回禮,現為結婚日帶回)

木炭:「炭」與「湠」同,「繁衍」之意,帶有「多生子女」之意。

火籠:一個。

芋頭:「落地生根」之意。

蓮蕉花:「連招生子」之意。

石榴:石榴因種子繁多,有「多子多孫」之意。

桂花:「早生貴子」之意。(以上於目前迎娶已經少見,或是於訂婚時已經備妥)

帶路雞(或童子雞):約二、三個月大的公雞、母雞各一隻(或各一對),為頭轉客(歸寧)回禮,現代婚俗則於結婚日帶回,亦可以塑膠雞代替。

子孫桶:又稱「尾擔」(因排在迎娶隊伍最後面),為三種紅色桶子(蛟桶、溲桶、育桶)加上新娘的盥洗用具、紅包一個,用紅花布包起來。挑子孫桶的人必需是「富、貴、才、子、壽」五福俱全,謂之具有「全福」之人,喪偶者不得擔任,否則新人不吉。此物品在到了男方家中時,放到新娘房裡。

舅仔燈:一對,紅色宮燈又稱「新娘燈」。

紅圓:偶數(歸寧回禮,現為結婚日帶回)

米糕:歸寧回禮,現為結婚日帶回。

麵桃:偶數(歸寧回禮,現為結婚日帶回)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